学习方法

高考理科复习必备的十个记忆方法

来源:www.jint.cn 2019-05-15 作者:精英特


提到理科,很多人很自然就想到计算、做题、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等等词语,似乎理科与记忆力不太挂钩呢,实则不然,理科的所有思维、做题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公式定理上的,所以首先我们还是要记住,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理科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10个高考理科复习的记忆方法。
 
联想法
 
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因而记忆十分牢固。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
 
如在高中教材:"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只要记住①、②两式就能解决这一类碰撞问题,而不必要每次解题都要重新推导①、②两式的来龙去脉。
 
比较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
 
如:在学习了机械谐振和电谐振的知识后,可将三个周期公式列出来加以比较:不同之处是根号内的物理量L/g,m/k,LC,这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谐振系统不同的固有性质。

学习中在使用机械谐振的周期公式,特别是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时,经常将fK号内的m与k填写颠倒,为此可作这样的对比联想:把"L/g"跟单摆的形状联系起来:犹如"质量为m的人坐在倔强系数为 k的弹簧沙发上"。
 
这种比较记忆法,在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电场与重力场;比较重量与质量;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比较α、β、γ衰变;比较几个守恒定律等等。
 
规律记忆法
 
使用规律记忆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开动脑筋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极有好处的。
 
谐音法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

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如: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记忆这组谐音时,把三个谐音短句作为一个故事情节来理解,意思是:一个无钱的酒鬼去讨酒吃,向店家喊道:"吃点酒",店家不允,酒鬼乞讨说:"要一点儿(嘛)",店家当时余酒不多,答道:"要留点(来自己)吃"。作了这样的奇特联想后,就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宇宙速度。
 
图示法
 
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凡是从外界吸收能量(Q与w)进入系统时为"正",凡是从系统内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与W)时为"负";凡是内能增加时ΔE为"正",内能减少时ΔE为"负"。
 
联系实验法
 
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果法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只有了解了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只适用于导体,即纯电阻,才能明确在应用焦耳定律时,应首先考虑发热体是否为纯电阻,不能乱套公式Q=UIt及Q=U2t/R。因为此两式是实验定律Q=I2Rt与欧姆定律推导而来的,必须符合欧姆定律的条件,相应地这就从根本上记住了定律及应用条件。
 
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利用熟知的生活事例激发记忆。对"质量一定时、体积大的物质密度小"以及"体积一定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记不住,可借用生活经验:"一斤棉花一斤铁"(质量一样),棉花体积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状相同(体积一定)的铜勺和铝勺",铜勺的质量多是因为它的密度大,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使记忆有依托。
 
2)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明显结论,激发理解记忆。如在进行比热概念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时间相同),煤油升温快"这个实验结论。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记忆"比热大的吸热多"及"比热小的升温快(其它条件相同)"等规律。
 
3)对较难理解的抽象规律,用实验予以具体形象说明,激发深刻记忆。如电学教学中,学生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并联电路分电流、分电压、分功率的规律往往理解不深,记忆较困难。
 
为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总结性实验:
 
a.将"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灯泡串联在照明电路中;
 
b.将三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中;
 
C.将其中任一个灯用导线并联(短接);
 
d.将整个电路(串有保险丝)短路、明显的实验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又方便。"如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复现法
 
这是一种为强化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迹而采取多次复习巩固记忆的方法。我们知道记忆的大敌是遗忘,与遗忘作斗争的良策便是复习,即所谓"一回生、二回熟"。
 
"复现"一般应注意:
 
1)及时性
 
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而在学习新概念之后,应及时配备目标测试题,当堂的内容当堂复习强化,作业最好当堂完成;
 
2)反复性
 
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复习的次数,可遵循先密后疏的规律,当复习到十次以上,记忆的对象就很难忘却了。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复习的机会。

例如课前、课后复习、单元全章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毕业升学复习,抓住学生积极迎考的心理,反复(不等于简单重复)进行强化。其次也应注意利用平时的复习机会,例如讲授新旧知识交替部分时,及挂上钧"、"接上头",这样既自然得体,又省时收效快。
 
3)应用性
 
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容易记的原因,不仅在于理科知识间联系的紧密性,还在于理科知识理解记忆多,应用练习多。在反复的练习中,多种感觉及分析器官协同活动,使大脑皮层增加了重现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