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运用遗忘曲线 让复习更高效

来源:www.jint.cn 2019-03-11 作者:精英特

   
复习是为了强化理解、克服遗忘。了解记忆的规律,复习越及时、越系统,对知识的记忆越牢固、越扎实。根据大脑的记忆-遗忘特点,合理安排复习,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复习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绩和学业发展。

记忆-遗忘的特点:艾宾浩斯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我们会发现,学到的新知识如果不科学地安排复习,最后就只能剩下原来的25%。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对大脑的刺激程度

人们最先遗忘的是没有意义、不感兴趣、不需要的内容,而且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得更快。比如,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有韵律诗。

学习时,深入理解知识,并于过去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留存率。通过练习记忆方法,对新知识进行高质量的联想、通过图像化等方式提高对大脑的刺激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留存率。

* 过度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记忆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适当地过度学习可以使对材料的记忆保持得更好。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记忆就停止学习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大约50%),保持效果不再增加。比如学习6遍后恰好能把课文背诵下来,那么再背诵3遍效果最好。但是,如果还要再继续背诵,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心生厌倦。
 
合理安排复习
 
根据记忆-遗忘曲线,我们学到的新知识,8-9小时能保持大约36%,第二天能保持约34%。如果一直不复习,那么最后只能记住大约25%。所以,必须合理地安排复习,才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记忆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及时复习,记忆的留存率很高,有利于全面理解所学的知识;而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记得越牢固。

而且我们复习时不像课堂作业那样有老师要求,没有那么多外部压力,自由度比较大,经常因为玩耍忘记复习,或者因为作业太多占用复习时间,也可能复习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影响复习的效果。约定复习规则,有利于养成科学高效复习的习惯。

根据个人情况和学习状态,安排复习内容和计划。

课后复习

通常在做作业之前,对当天的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进行复习。课后及时复习,记忆的留存率很高,如果能做到当天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可以说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一次复习。

① 结合笔记复习

完善笔记的过程就是回顾老师讲课内容的过程,能够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如果有想不起来的、理解不了的地方,尝试结合课本再好好想一想。如果还是不行,就做好标记,下次课前问老师或者同学。对于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多花一些时间,以后复习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建立这个学期的知识网络,把当天的内容整合到这个思维导图里边。这样所学知识在大脑里就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更加扎实、深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每天所学的知识没有那么多,可能就是几个字母、生字。那么复习过程可以简化,家长可以参考记忆-遗忘规律考考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复习。

② 复述课堂内容

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把老师讲的内容概括复述出来,这样能促进孩子对所讲内容的理解与条理化,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而且有利于内化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升孩子听讲时快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周末复习

每周末复习一周所讲的新知识,整理和回顾一周的错题,如果能做到这些,比周末上补习班更节约时间,也更有效果。

章节复习

在学完一个章节后,老师通常会进行小结。如果能够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进行总结概述,不但能促进对整个章节所学内容的记忆和巩固,更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梳理,把学过的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