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浅析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来源:www.jint.cn 2017-08-08 作者:jint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到底是怎么影响的呢?
    按一般的想法认为,学习动机的强度越高,说明学习积极性也越高,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更大,学习效率会更好;反之,动机的强度越低,则学习的效率也越低。然而,事实并非都如此。
    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耶克斯(R. M. Yerkers)与多德森(J.D.Dodson)就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称“倒U曲线”,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即动机水平适中,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活动的。
  我们都知道,动机水平过弱时,由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学习结果也不会很好。那么,为什么动机水平过强时,也对学习不利,只有最佳水平(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动机,才适合于各种复杂的学习呢?这是因为动机水平过强时,事实上是一种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动机过分强烈,以致于十分紧张,从而产生了“怯场”的现象,干扰了记忆和思维过程,竟然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使学习效率降低。
     
    专家还认为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