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相关研究

如何记忆回想?

来源:腾讯网 2020-06-24 作者:学霸学习方法


回想忘记的事,最重要的就是不必直接去回想,要先找回想的线索。认为已经记住的事,其本身并非孤立记住,而是和其他种种事物关联,所以只要找出相关联的一点,就有想起所忘记事物的可能。

在电影或报纸上,常常看到办案的刑警,仅仅根据在凶案现场找到的一根毛发,然后就能以此为线索而破获全案,记忆的线索就如同这种毛发。
 
一、在最初或最后阶段记忆效果好
 
心理学中有这样的实验:编出毫无意义的字句(如托卡、吉沙……)15个,订出顺序来按照顺序复述几次,每次都把记下来的打“√”号,没能记住的打“×”号。
 
这种实验的结果显示,差不多都在中间第7个或第8个字句为中心的地带,“×”号较多。也就是说,最初及最后的部分较容易记住,中间的一些字句不管复述几次都很难记牢。
 
以专门一点的解释来说,就是反复按顺序做前面字句的记忆后,再做后面字句的记忆,继续这种作业后,后面的字句即受前面字句的影响,回想脑部活动将被抑制。这就是“顺向抑制”:前面的字句则受后面的字句的影响发生“逆向抑制”,引起较难记忆的现象。
 
因此,位于顺序中央附近的字句,由于两面受钳制,受到前后两方面的抑制,很不容易记得住。你也有这种经验吧,例如记英文字母,最初的ABC和最后的XYZ印象特别深,一下子就能记下来。
 
二、醒时比睡时更易忘记
 
考试当天往往因为过于紧张、早上起得太早,或因前一夜开夜车作最后的冲刺,故往往便于脆不睡,继续熬到天亮。这种用功的方法,以扩大记忆量为最大限度去应付考试来说,乃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因为,心理学家已证实,记忆在醒着的时候和在睡眠的时候,其减少、消失的量有相当不同程度的差异。证明这项事实的心理学家杰思肯斯有一项著名的实验。

根据这项实验,用功后立刻睡觉时,两小时内有记忆的递减,但此后则未见减少。相反,一直醒着时,用功后8小时仍有显著的记忆之减少及消失。也就是说,用功后可以睡眠来阻止记忆的减少及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只要你醒着,无论维持多安静的状态,人的头脑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各种干扰信息(刺激)闯进来。这种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刚刚记忆的事物,便被新涌进的信息所埋没,越显得不鲜明,不醒目。
 
由这些事实,你就能够了解,考试当天起得太早,或通宵开夜车,对记忆的保持是多么的不利!对真正要应付的考试,反而会发生反效果了。
 
三、“自言自语”有强化记忆的作用
 
我们常会看见幼儿园的小孩,一个人自言自语玩得很起劲的情景。孩子不断地将自己所想的事物化为语言,然后再由这些语言的刺激来推动自己的行动。这种具有对自己说话的机能之语言,瑞士心理学家比亚杰称它为自己心中的语言。
 
我在记忆一件事情时,常常使自己返回幼儿时期,将要记忆的内容换成自己的语言,自觉地去自言自语,来加强记忆的效果。思考艰深的逻辑问题时,将它化成语言,也会条理分明,思路自然清晰起来的。
 
四、以身体各部分来记忆许多事物
 
如历史课、社会课、地理课等,需要按顺序记忆许多并列的事物时,因为事物本身往往都非常相似,很不容易记得牢。这种时候,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例如头、额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下颚、脖子、乳房、肚脐、腿……等和需要记忆的事物,巧妙地连接起来记就可造成许多相对的记忆线索,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正确地回想起来。
 
例如,记日本政府的各大臣职称,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记:
 
“所有大臣的‘头’是总理大臣(首相),额头象征理论的判断是法务大臣(主管司法),眼睛乃外部之窗,故是外务大臣(主管外交),耳朵大象征有钱是大藏大臣(主管经济),有学问鼻子高,即文部大臣(主管教育)。”
 
五、在异常的环境中记住不想忘记的事
 
一般人遗失了东西,无形中都会回到记忆里,追溯此物最后所经过或存在的地方去找。同样的道理,要回想曾经记忆过事情,也可以由记忆此事的环境为线索来想。这种方法可以使你很快地,有如沿着“记忆之索”,把你带到记忆之目的地去。
 
同样,不想忘记的事物,在异常平常的环境里记忆,也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例如,从家里飞奔出来,看到最近的公共汽车站便跳入最先到达的公共汽车,在车里默记想记的东西。最要紧的一点是:不要勉强想一次将所要记的东西全部记忆下来,重要的是让它具有唤回记忆的线索。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