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原理

为什么数字编码词记不牢(一)

来源:www.jint.cn 2018-04-27 作者:坤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头疼事:明明已经把数字编码词记得很熟练,几个月过去,一部分编码词就已经生疏了,经过复习,记住了!再过几个月又忘了……如此反反复复让人好生挫败感。

    我是在用数字编码法练习记忆扑克牌时发现自己已经N次忘了编码词,准确地说,是发现数字30以后的数字编码词出现了记忆生疏,想到数字却不能快速回想出编码词。
 
    其实,自我感觉,我对数字编码词的编制还挺有信心的,因为我的很多数字编码词都是借了经典的故事典故(见《化用经典情景让数字编码词“活”起来》):如44的谐音是“丝丝”、《西游记》里的盘丝洞;45的谐音是“寺务”、“白娘子的宿敌法海老和尚”等等。自以为多数的编码词都选取了这样入戏感十足的经典,就不会频繁发生编码词忘记的状况了,然而现实还是有些悲剧了:
 
    34谐音:三丝、山寺;
    42谐音:石儿;
    43谐音:石山;
    44谐音:盘丝洞、蚕;
    53谐音:乌纱帽、巫山;
    62谐音:鹿儿、柳儿;
    83谐音:巴山;
    84谐音:公交车;
    92谐音:九儿、酒儿;
    04谐音:零食、领死。
 
    以上这些,便是我总是含混的编码词:数字后面跟了两个编码词的,第一个词是我真正的编码词,第二个词是我在回想编码词时想到的词;数字后面只跟了一个词的,是我虽然能回想起编码词,却无法在脑海里快速形成编码词的形象。
 
    而且,这些词还是被我反复含混……
 
    为什么总是这几个词?你或许会有此疑问,是的,在多次记忆、多次含混之后,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这几个编码词本身有什么硬伤:
 
    “34”,请你跟着我把它的音念出来——sān sì,所以,最后你的发音是落在sì——四声上,而我本来设定的编码词是“三丝”——sān sī,最后一个音落在sī——一声上。
 
    “34——三丝——山寺”:当你把它们的音依次读出来——sān sì、sān sī、shān sì,哪个编码词的发音更接近“sān sì”呢?
 
    34——三丝——山寺——34——山寺——三丝……
 
    大概你觉得没什么太大分别。那么,如果让你在看过这两个编码词后,回想“34”,你会想到哪个词呢?
 
    “三丝”还是“山寺”?
 
    好像……是“山寺”,对吧!
 
    虽然“三丝”、“山寺”与“34”的读音都只相差一个音节,但是因为“寺”与“4”更近,所以在发音感觉上,你会觉得“山寺”更接近“34”——这也是我总将34的“三丝”错认“山寺”的原因。
 
    故,当你用谐音记忆法编制数字编码词时,编码词的最后一个字与数字的最后一位读音相同或高度相似时,这个编码词就更容易记忆和回想:
 
编码词谐音记忆法-尾词相似更容易记忆
 
    对应上面的几组词也属于同样的情况:
 
    “53——乌纱帽——巫山”——wǔ sān——wū shā——wū shān
 
    “04——零食——领死”——líng sì——líng shí——lĬng sĬ
 
    不过“62——鹿儿——柳儿”这组比较特殊:因为“鹿儿”和“柳儿”中都有“儿”字,而62的发音是“lìu èr”,所以,“鹿儿”和“柳儿”的区分就落在了“鹿”和“柳”的发音上——lù、liǔ,相比之下,“柳”和“6”的发音更为相似,因此每当我念起“62”时,总是不自主地想起“柳儿”。
 
    于是,我又得到一个结论:当用谐音记忆法编制数字编码词,且编码词的最后一个字与数字的最后一位读音相同时,编码词的第一个字的读音与第一个数字的读音相同或高度相似时,这个编码词更容易记忆和回想:
 
编码词谐音记忆法-首词相似更易记忆
 
    至于“44——盘丝洞——蚕”,我想了想,大概跟“丝丝”有关,因为我习惯上总觉得蚕会吐丝,所以虽然“盘丝洞”的形象很经典,但“丝丝”的读音更容易让我想到“吐丝”,从而想到“蚕”,所以,每当我默念“44”,“丝丝——吐丝”的形象就会先于“盘丝洞”浮现在我脑海中。
 
编码词谐音记忆法-相似形象更容易记忆
 
    一言概括,就是——成也谐音,败也谐音。
 
    说到这儿,你也回想下你的所有数字编码词,尤其是采用谐音记忆法编制的编码词,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呢?
 
    好啦,本篇到这儿,关于数字编码词“谐音法”的分析就结束了,剩下的几对编码词——“42——石儿”、“43——石山”、“83——巴山”、“84——公交车”、“92——九儿——酒儿”的回想障碍,我们下一篇再约!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