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当前中学生阅读中亟需解决的四大问题

来源:水寒说语文 2019-07-11 作者:于晓冰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种基本能力。我以为这四种能力中最为要紧的是“读”,何以见得?
 
诸多文学大家谈语文学习,都会特别提到两点,一则曰“多背”,一则曰“多读”,这两点最终都可归结为“读”,所谓“多背”,即是“精读”,所谓“多读”,即是泛读。
 
在诵读过程中,嘴巴,耳朵和大脑三者形成一个回路,自然促进听力提高;如果能多读,肚子里有货,自然有可能出口成章,说也就不再是问题;而“写”无非是把“说”落实到纸面上的过程,基础还是“多读”, “多读”既为写提供了表达的范本,也提供了思维的材料。所以,“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
 
随着课改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该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法规作用),在阅读和背诵方面有明确的规定: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并明确推荐古诗文120篇(段)。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课程标准》中关于“多背”和“多读”有明确的指导,而且特别的重视,但非常遗憾,这两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很难落到实处,本文拟重点谈中学生阅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以为当前中学生阅读中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不阅读
 
部分学生处于根本不阅读的状态。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常常把学生不喜欢阅读归结为两个原因,一个是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还有一个是大量电子娱乐设备的介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但这只是表象,因为在实际和学生接触过程中,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酷爱阅读,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们也处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电子娱乐的诱惑之下,但却没有放弃阅读。

深究个中原因,与其小时候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密切相关,爱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那么,无论课业负担有多沉重,电子娱乐的诱惑有多强烈,都不可能让他们放弃阅读,因为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快乐。
 
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如果父母非常喜欢阅读,那么,孩子也会比较喜欢阅读,这是一种家庭的熏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是:一旦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长大后喜欢阅读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
 
问题二、浅阅读
 
一部分学生虽然读书,但是所读甚浅,多沉醉于动漫或流行小说之中,甚至是到了没有图片不能读书的程度,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社会进入到了“读图时代”,但这种浅阅读无助于思维品质的提升。
 
浅阅读譬如徒步走一条平坦的隧道,不怎么费气力,但无论什么时候回首,都只是看到一束幽暗的微光,一成不变。而深层次的阅读,或者说有一定难度的阅读,则譬如爬山,虽大费气力,甚至有时要气喘吁吁,但每一次回首,都会有新的景致收于眼底。可以说,只有深层次阅读才有助于思维品质的提升。
 
问题三、窄阅读
 
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喜爱阅读,阅读的内容也不算浅,但只单纯阅读某一类读物,科幻迷读大量的科幻小说,军事迷读大量的军事著作等等。这种阅读之弊端是视野狭窄,只对他所阅读的那一个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其他方面则两眼一抹黑。
 
譬如饮食,需要摄入多种营养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偏食,就可能引发某种疾病。“窄阅读”就是在阅读中的偏食,也会导致阅读能力低下。
 
问题四、做阅读
 
一提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行,就会有外行人立刻想到多做做阅读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是学生陷入到题海当中不能自拔。这种“做阅读”的行为,导致学生产生两种阅读趋向,一种是如果文章后面不附带问题就不会阅读,不知道该从阅读中收获什么。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必须带着题目去阅读,大大削减了阅读中的愉悦感,于是,慢慢变得不爱阅读了。
 
实际上,考试阅读和平时阅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阅读,考试阅读属于测试性阅读,平时阅读属于鉴赏性阅读。

测试性阅读因为要完成其选拔功能,所以,问题答案的指向是唯一的,或者是单向的,而鉴赏性阅读则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鉴赏性阅读是真正体现语文能力的阅读;

而测试性阅读则只是在在目前考试选拔中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办法,因为如果选拔考试采用鉴赏性阅读的方式,“公亦有理,婆亦有理”,就会在阅卷中发生困难,体现不出客观性,无法通过分数区分优劣。
 
对学生而言,如果有了鉴赏性阅读的能力,并且透彻了解了测试性阅读“问题答案的指向唯一”的特点,那么,测试性阅读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如果没有鉴赏性阅读作为基础,那么测试性阅读提高也就是沙上建塔,读不明白文章,那么纵有再多的技巧,明白再多的原则也没有用处。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习问题上,要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们的语文老师,学生,还有学生家长,都应该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脚踏实地。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真正的把“读书”这件事情落实好才是学好语文的“正道”。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