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训练

如何多角度制作阅读笔记?

来源:www.jint.cn 2019-06-21 作者:王夏坤

阅读笔记是“阅读过”的最好证明,也是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过程。怎样多角度制作阅读笔记,让阅读笔记层次丰富,具有深度。在本篇文章里,我以《聊斋志异》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谈到《聊斋志异》,很多人都认为它就是一部讲“神妖鬼怪”的书。至少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这样说。但是,仅仅只是如此吗?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大致谈到过《聊斋志异》里真实的地域、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如省、市、县的地域划分,如明清时代的时代变幻,如蒲松龄笔下的一些在正史上可以查询得到的真实史实人物-孙琰龄、王士祯等,这便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角度对《聊斋志异》进行的划分。

《聊斋志异》是作者鸣己之志的一部作品,在作品的开篇,便用《考城隍》表明了作者写作的初衷和作者自己的内心志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是作者“赏善罚恶”思想的体现;“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意思是说只要有花有酒的地方,就算时令不是春天,也和春天到时一样。

虽然无灯无烛,但是只要有明月照耀就可以。(本句注释来自网络),这是作者自己人生追求的展现。这两句,都是我很喜欢的,也是我认为的,《考城隍》篇里的两个“点睛”之句。

于是,从“点睛”的角度,《考城隍》篇里就可以摘出这两个经典的句子。

接着,本篇文章里的多个人物里,有主角宋焘(作者“姊丈之祖”),有关壮缪(关云长关羽)。前者是与作者蒲松龄本人相关(本人的生活交际圈),后者“关羽”这个忠义的精神领袖,也在《聊斋志异》全书里出现过多次。所以,从“人物”的角度,就可以摘出“作者‘姊丈之祖’-宋焘”和“关羽”这两个人。

再接着,从“年代”的角度,作者生活在1640-1715年,作者“姊丈之祖”,一定是生活在明朝末年的人。就可以摘出“故事年代-明末”这个标签。

于是,迄今为止,《考城隍》里就有了三条笔记:

“点睛”之句:XXX;

“年代”:XXX;

“人物”:XXX。

然后,《考城隍》篇里有这样一个词“瓜代”,是“及瓜而代”的省略,出自《左传·庄公八年》。原意是“到来年吃瓜的季节使人替代”,后便称“官员任职期满由他人接任”为“瓜代”。所以,这可以算是一个“典故”。

于是,我们便有了关于本篇的第四条笔记-“典故”。

以上是对单篇文章的阅读笔记,除了对单篇文章做笔记,我们还可以对多篇文章做专题笔记。

如上面,我们有提到过“典故”,那就可以将《聊斋志异》里的多个典故都摘出来,还有成语、名言、历史大事件等等。

如明清大变革时期的许多战争劫难都在《聊斋志异》里有所体现,如明末李自成起义、北兵入山东、清初姜瓖之变、谢迁之变、于七之乱、三藩之乱等等,都可以专门列出来做个独立的专题。哪些篇目提到“谢迁之变”,哪些篇目提到“三藩之乱”等等。

还有,《聊斋志异》里还有很多篇目发生在不同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宅院、旅馆、野外、寺院,发生在不同职业的人身上,如商人、文人、农人、世家子弟等等,作为对《聊斋志异》有浓厚兴趣的我来说,我都可以把这些单拉出来做阅读笔记,将不同的篇目分类整合起来,这是专题类别的阅读笔记。

在这儿,我的建议是,做阅读笔记的时候,先想好你做阅读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你的个人兴趣;你需要记录什么,还是你想要记录什么。然后按照你的目的,不必贪多(尤其是对于名著类的大块头儿),一天一个小目标,一周一个中目标,一步步去完成它。

好了,以上就是我以《聊斋志异》为例,对多角度制作阅读笔记方面的一些想法。总结成一句就是-角度是方法,目的才是王道。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