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训练

香港如何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外滩教育 2019-02-15 作者:徐莉


编者按:中文教学中,写作是痛点,阅读是重点。在香港小学中,他们也会将绝大多数时间用于阅读教学。下文是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徐莉将她在香港小学的所见所闻。从出题方法,测评方法到评卷方法,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小学如何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香港的小学,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期三天,中文科分听、说、读、写四项分别考查。虽然四个单项的考试都记入总成绩,但和内地一样,中文科绝大多数的教学时间还是用于阅读教学。
 
出题方法:自己学校老师出卷,可以“教什么考什么”

考试由自己学校的教师出卷,可以“教什么考什么”,我协作的一所学校会将试卷提交该学科的全体教师审读,大家书面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

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安排不就是教师们在考前就看到考卷了?我询问成绩需要上报教育局的,关涉高利害的小升中的小学六年级评估三考试,试卷竟然也是这样出出来的。只是在监考和阅卷上更严格,集体阅卷。
 
 

在内地,一场有公信力的考试,一般出题人未知,任课教师不能监考自己的班级,交换流水阅卷——阅卷人未知,统计分数上报公告的人未知。别说高考、中考这些高利害的考试,就是区域性的统考、调考,能够在考前看到考题,自己阅卷、总分上报,都是绝不可能的。

我在内地服务的学校为了保证公信力,连学校自行组织的期中考和期末考,也时不时的秘密命题,跨年级交换流水阅卷,交换总分、做质量分析,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在阅卷现场督导。

内地的老师有时感慨,要考试了,为什么作为教师我比学生还紧张焦虑?因为从出题到阅卷,太多不可知和不确定,很多管理者将学生的学业成就直接与教师评价挂钩,无视学生的学业表现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一事实。
 
测评方法:考试由专门的考试评估局负责
 
我看了下协作学校的中文科阅读卷,题型模仿小三和小六的全港性系统评估(简称TSA)。TSA命题由专门的考试评估局负责,这是和教育局各自独立的部门。

但是在内地,这些都在教育局及其二级单位的掌控中。首先什么时候统考和调考,统考、调考哪些年级都是随机的,也就是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在这种不确定的压力下学习工作。

其次,出题异彩纷呈,多是负责出题人的个人偏好。在看到每年试卷的一瞬,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在分析预测,哪些内容讲过,哪些题型做过,掌握情况如何。哪些考题的内容和形式教学中完全没有涉及,只能听天由命。被出题人的天马行空惊吓是常态。

作为曾经的出题人,压力之大也是极难承受。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面对参差多态的老师和同学,题目是否经得起各种旁逸斜出,真是难以预料的事。
 
评卷方法:集体审卷、共同完善
 
香港老师们集体审卷、共同完善的做法,让我特别惊奇,他们相信教师,教师也确实值得信任,在任何考试中教师能够做到诚信,不徇私舞弊。
 
 

香港的学校可以自由选择教科书,所以TSA绝对不会出现组词、按原文填空这类,紧贴教材内容的考题,和PISA一样,它是跨学习内容的水平评测。当我尝试完成一份小六的TSA阅读卷时,第一题就耗费我不少时间。

第一次遇到这种题型,我紧张地在文章中筛选词语,担心自己遗漏,即便抓获了需要的词语,又担心后面还有更加适合的,便继续阅读后面的文字看是否需要替换。完成之后,再次阅读全文确认。

紧张和不确定这些情绪很耗费心力和时间,我的生疏甚至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但当我第二次做另一份TSA阅读卷,这种紧张和不确定感就没有了,题型一样,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安心地扫读文本提取信息。

也就是说,我的阅读能力可以基本算作稳定不变的,但在初次遭遇时,题型本身成为能力表现的障碍。那么一份着重考察学生阅读能力,而非适应能力的试卷,是否应该避免题型变幻造成的表现不佳?

我由此理解了TSA各项试卷题型固定,指向固定的意义。联想到在内地,神神秘秘的出题人,随着出题人变化莫测的题型,一定程度存在的刻意追求题型创新,所谓的出题必须贴近教材导致的教师紧跟教材的听写、默写任务……
 
每个出题人的个人偏好对于测查结果的巨大影响被忽略了,当我们在为“题型创新”自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