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如何更好的精读?掌握这4个技巧!

来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2021-12-17 作者:麦田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阅读”,为的是让自己更加深入的理解所阅读的内容。然而有的同学却发现,当自己雄心勃勃、仔仔细细的阅读了几个小时之后,合上书闭上眼回想读了些什么的时候,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或是只有只言片语。精读也是要掌握方法技巧的,在精读的过程中加入这4个技巧,会让你的精读更有成效。

一、准备几个问题

在开始精读前,我们就要开始思考了,通过思考先列出一个预热“问题”表,其中可以包括宽泛的问题(如我们常说的阅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也可以是相对具体和阅读内容有关的问题,比如你准备阅读一本有关外来入侵物种的书,就可以列出以下这些问题:书中列出了哪些外来物种?这些物种是怎样入侵本土生态系统的?这些物种造成了哪些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如何应对这些外来物种?

让这些问题带领自己进入精读,这与不假思索就直接进入精读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个预热“问题”列表中的问题不必过多,也不必花太长时间,因为在精读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供我们思考。

二、“二不要”和“二要”

做笔记在阅读中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比如记录重点、促进思考、加深理解。但在精读的过程中,做批注和笔记要注意“二不要”和“二要”。

“二不要”就是:

1.不要整段整段地划重点。有的人读书时喜欢拿着记号笔不放,等读完之后才发现几乎每页都划了几乎满满当当的“重点”,那么到底哪里才是这些“重点”中的重点呢?

2.不要重复抄写书中的客观/事实性陈述。这些陈述往往是不带作者主观论点的数据和内容。有的人在精读时喜欢将这类信息抄到本子上,甚至做成精美的表格或手账,但这并不会对思考阅读内容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二要”就是:

1.要在精读时能引起你主观思考的地方做批注。无论你对这个引起你思考的论点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可以将它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或是笔记上写下你的观点。这样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和作者进行了“交流”,进而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精髓。

2.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区分。可以准备三支不同颜色的笔,对能引起思考的论点分颜色进行批注,比如:用黑色的笔对认同的论点进行批注;用红色的笔对反对的论点进行批注;用蓝色的笔写下联想到的中立的想法。

三、准备一个笔记本

在精读之后将看到的佳句整理摘抄到本子上,可以更深刻的体味其中的文采和精妙。同时,还可以在摘抄的时候学习这些佳句的行文修辞,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于摘抄有三个建议:

1.等精读完成后,再找时间统一整理摘抄。精读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抄写句子比较费时,停下来抄写会影响精读效率。

2.摘抄内容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动词(动作描述),其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名词。文章中最难出彩,也是最能凸显作者文笔的往往就是动作描写。而我们在写文章时容易拿捏不好、很难将脑海中想象的画面通过恰当的词语传神的表现出来,因此要优先摘录将动作描述得精妙的内容。

3.摘抄本要按主题、类型或作者进行划分。如果精读的是大部头名篇名著,那么一个本子可能不够用,但如果精读的是短篇文章,就可以按主题来划分,将它们摘抄到对应主题的本子上去,以便日后回顾和查找。

四、写读后感

精读完成后,应尽快写出一篇读后感。因为此时是对所读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如果此时不写,过段时间回想起来,要么漏掉许多细节,要么觉得反正已经漏掉许多精华了,不写也罢。

然而,花费了不少时间仔仔细细地精读了一番,总会有一些思考和感悟,任由其忘却多少有些可惜,写下来不光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让自己对所读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日后,也可以作为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书籍的材料。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