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利器

怎样用思维导图做自我反思?

来源:www.jint.cn 2021-04-30 作者:王夏坤

入职新公司1个多月了。前几天公司高管让我去了办公室,在肯定我近一个月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我的工作方法不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高管结合带我入职的同事的意见,认为我应该暂时放弃我现有的工作方法,完全按照同事的工作方法。他们的观点是:我目前的工作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不当的工作方法导致的。

几天以来,我既为工作效率低下不安,又总觉得高管们的看法似乎有哪里不对,就是想不出来具体是哪里有问题。数次纠结,就用思维导图做了这个自我反思:

有句话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把导图按照我的工作和同事的工作做了对比划分。然后就找到了问题的根结所在。
 
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工作反思
 
首先,从工作记录的方式上,我和这位同事有很大的分歧:
 
由于新入职,对工作各方面了解较少,所以,我习惯用思维导图来做记录:

一方面,可以随时增加新认知,删除错误认知,标注需要特别注意的工作内容。而这一点,线性笔记本显然是做不到的,一旦一页纸写满,就只能翻页。错了,只能勾掉,也无法大量地新增(而我根本无法预知以后的每一天,哪条笔记需要大量扩充)。

另一方面,思维导图更加方便我了解这份工作的全貌:我的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工作的累积成果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这些内容,公司并不会一一主动告诉我,他们认为,对于新入职的我,讲得太多,我根本无法理解,就在工作里慢慢熟能生巧就是了;而于我,思维导图就是我一点点把握工作全貌的最佳方式:既方便细节的修改,又能慢慢概括出整个工作框架。

但对于带我入职的同事来说,她对我的每日工作已经很了解。她无需像我一样去了解整体的框架;对我而言很陌生的内容,她很清楚。如果她要记录什么,即使记在笔记本上,也不会影响她对这份工作的整体认知。所以她认为,我也应该把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无需急于把握整体,先做好本职就行了。而我不喜欢糊里糊涂,当我明明知道我可以去把握整体的情况下。这是完全针对工作本身而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在交谈中发现的:
 
受到高中文科线性笔记的折磨,我对线性笔记(密密麻麻的文字)乃至笔记本都有潜在的恐惧。所以,我下意识里,就在排斥线性笔记。

我的这位同事正相反,她似乎对思维导图有恐惧症,或者更确切地说,她对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结构图板书有深深的恐惧,用她的话说,她看到结构图,就感到头皮发麻,似乎回到了课堂上,所以,她甚至是有些抵制思维导图。于是,每当她看到我在用导图,就会焦虑,要我用笔记本,于是,我开始焦虑……
   
为,这和我用思维导图有关。当然,做导图,确实会比纸质笔记消耗时长更长,但对我来说,能够随意增删、标注重点、把握工作整个流程脉络,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但我的工作效率完全是因为制作导图占用时长太长导致的吗?我心里清楚,制作导图的时长绝没有那么夸张!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于是,我又以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为条件,对比了我和同事的每日工作,顿时,豁然开朗。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单位工作量)*工作时间。在总工作量相同,工作时间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的只有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不好衡量,就比较单位工作量吧:

当我做一件工作时,因为不熟悉,很多细节不清楚,所以,为了不出错,在接触陌生的工作内容时,我必须每做完一项,就向同事或者上司确认一下,我做得对不对;如果是在做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还要先问清楚要怎么做,记下步骤,再一步步小心完成(确保不出错)。

问工作,也不是面对面、遇到一个问题就跑到对方的工位上,而是在QQ上打字截图交流,这个一步步询问确认,并等待对方回复的时间常常比纯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就像你到医院就诊,医生看诊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而你挂号等候就要一两个小时……

当我做出这张反思导图时,才意识到这个几天以来被我忽视的重大因素:同事入职已经很久了,她做工作的方式就是:直接做!除非遇到自己决定不了的问题,她无需事事向领导请教;而我是新手,做对不出错,远比做快更重要。这也是我的上司反复强调过的——拿不准的,就要问,不要出错。.

到了这一步,基本我的工作效率远低于同事的原因就很明了了:做导图的耗时其实微乎其微,因为导图是每天有了新内容才添加修改的,并花不了太多时长。真正耗时的,是我因为不熟悉新工作,多次摸索工作内容,沟通工作,等待回复确认……
 
总结
 
这篇用思维导图反思自我的文章,本是写给自己的,但是想想可能会有很多伙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似乎都是自己的错(或者都是路人甲的错),又似乎根本没办法解决,于是忧愁郁闷,认为自己(路人甲)这不行、那不行;

其实这个时候,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远比一味地归咎责任更重要。知道什么是错的,才真正有希望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甚至有时,会有意外之喜……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