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掌握这三大步骤,帮你提高学习力,避免大脑遗忘

来源:网络 2020-09-02 作者:未知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重复阅读资料、记笔记,以为能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殊不知这不过是一种“填鸭式”学习方式,虽然知识学了很多,但并不能有效内化知识,很容易被大脑遗忘,最终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习力,有效避免大脑遗忘呢?掌握下面这三大步骤,就能帮你提高知识内化能力。
 
1、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编码,有助于理解记忆
 
虽然书籍内容很详细很具体,但是篇幅太长并不利于理解记忆。想要更好地内化知识,形成长期记忆,就得先理解和储存所学的知识。这里用到的方法就是“编码”,指的是用便于自己理解的词语或短句来概括重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提取关键词,简化内容。
 
具体操作可分为2个方法:
 
提取关键词。部分书籍的章节标题,已经概述了整个章节的内容主旨,所以可以直接从目录或章节标题中提炼关键词。如果章节标题的关键词并不明显,可以快速阅读一遍内容后,用简短的词语或短句概述内容主旨。
 
制作思维导图。做思维导图的好处在于,不仅提炼出内容主旨的关键词,还能可视化展现所有知识点,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全方位地理解和记忆。

比如《六顶帽思考》是介绍创新思维的一本书,如果单独提炼某一章节的知识点,有点难理解,而将书中的6大知识点: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思考帽绘制成思维导图,这样是不是能更直观、更全面地理解这本书的主旨内容。
 
所以,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最好先用“编码”的方式,提炼其中的知识要点,简化内容结构更便于理解和记忆。
 
2、通过良性干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记忆
 
良性干扰,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增加适当的阻碍干扰,良性干扰有助于查漏补缺,填补学习过程中遗漏或疏忽的知识,达到加深记忆、巩固旧知的作用。
 
《认知天性》中提到一个测试,将学生分为两组,并给学生发放不同印刷的书籍,一组学生拿到的是文字模糊、有错别字、漏字的破书,另一组学生拿到的是文字清晰、无错漏的完整书籍。

一个学期后,实验者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测试,结果显示,拿到破书的学生平均成绩更高一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文字模糊难以辨认时,学生会更积极地思考,想出合适的文字填补空缺,这样反而巩固了记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单一地重复性阅读或记笔记,学会用以下2种良性干扰的方法,来巩固知识:
 
穿插式学习。打乱学习顺序,跳跃步骤学习,比如阅读一本工具书,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阅读,先看目录,挑选自己感兴趣或觉得最有用的部分先读,然后对所读内容进行发问,带着疑问去阅读其他部分内容。
 
定期检测。类似学生时代的定期考试,很多人学完内容后就置之不理了,这样不利于加深巩固记忆。正确做法是,该每隔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定期检测所学的成果。检测的方式有:文章输出、给身边人讲授等等。
 
运用良性干扰,可改变常规的学习模式,虽然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但这种困难会让学习者更努力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解读,整个过程更利于学习者巩固知识。
 
3、学会举一反三,将新旧知识整合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每天学到的碎片知识,如同一小块零散的拼图,零碎且不完整,容易被遗失,而如果将所有的小方块拼成一张大图,就不容易弄丢了,还能增强人们对完整拼图的记忆。

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就是强化知识记忆的最佳方式,而运用“举一反三”的方式,执行新旧知识连接的操作,有助于将碎片知识整合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举一反三,是指将一个知识类推,与不同领域的旧知识建立连接而获得新知,从而达到知识巩固的过程。

达芬奇就是一个善于举一反三的人,他看到鸟在天上飞时,就会琢磨鸟在天上飞,跟鱼在水里游有什么共性?明明有水的阻力,为什么与在水里的敏捷程度,一点不输于鸟?正是如此,他研究出了流体力学。
 
举一反三有利于梳理知识的逻辑思维,从一个知识点引申到另一个知识点,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记忆力,降低遗忘率。

所以,学会一个知识点时,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知识点还可运用到其他什么地方,与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何共通之处,能否结合其他知识同时运用等等,如此,知识才更牢固,不容易被遗忘。
 
结语
 
在学习过程中反复阅读、记笔记,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代表知识内化的效率就高。真正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流于表面的“重复”,而是让知识在大脑里“重复”,通过本文的这3个学习法则,可以有效提高知识的内化,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