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训练

聊聊我与思维导图的故事

来源:www.jint.cn 2019-04-22 作者:王夏坤

或许有学友看了我很多期的Xmind思维导图制作经验分享,这个系列专题,目前来说,已经接近尾声,在本篇文章里,想和大家聊聊我和思维导图的故事。

我与思维导图故事的起源

我对思维导图的痴迷并不是从Xmind开始,而是起于更早的大学时代。那个时候的我很喜欢研究与学习有关的学问,偏偏从学校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讲思维导图的书,然后便自己尝试用手画,不过那时的我因为并不喜欢画画(因为自己是个画渣),所以大多时候是用自己的黑、蓝、红色水笔画知识结构图。

没错,是知识结构图。

那个时候的我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形式阶段,即思维导图就是从中间划分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通向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围绕中心主题的多个大分类,就像一个总分的知识结构图。

以至于后来同室友说起思维导图时,室友问我,思维导图与知识结构图有什么分别,我便直接懵了……

多年以后,才领悟——知识结构图只是一张绝对客观的展示图,思维导图的目的则是思考,是自己的思维。

 
故事发展

真正让我重新拾起思维导图,始于阅读《聊斋志异》。到底是怎样的初衷让我开始阅读这本被身边人称之为“鬼怪”小说的名著,我已经忘了。

只是因为素来喜欢历史,当在小说中读到许多与真实历史相关的内容时,我便去查询了相关的历史,后来,随着阅读的不断展开,发现整本书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内容或明或暗地提到了正史中的人和事,便突然起了心思,想要把这些故事中的历史串联起来,我也确实这么做了。

至今,360的网页收藏里,躺着诸多我查询各种记载时的网页,然后,我惊喜地发现,一些独立的故事,如果不看注解,并不会有什么,而一旦看了注解,发现谁是谁的至亲,谁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将所有这些故事串联起来之后,便是一段完整的历史时间线。

这些时间我如何去记录呢?用纸笔,不,空间不够,我希望我记录下来的内容,但凡有关联的,都可以在同一个页面展示,而且,当时,整本书我并没有看完,后期肯定还要修改,所以,我只能选择用电子文档,于是,当时我的选择是Word。

Word文档可以建立表格,同样能够满足我建立列表的需求;然而,这种满足只持续了一段时间,便被打破了。

此前,我是仅仅用历史事件的前后来给这些故事分前后的,如《聊斋志异》里明清的政治变革、几次农民起义、三藩之乱等,但许多故事中,这些事件是以“配角”形式出现的,故事本身还有另外要凸显的故事主题,于是,当我想要让一个故事同时隶属于两个不同的主题,显然Word里的表格便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因为Word里无法将两个内容建立联系,虽然有【自选图形】可以用,但毕竟页面会显得很乱,尤其随着文档内容的日益增多,要让所有的内容能展示在同一个页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Xmind类的思维导图可以做到吗?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以建立联系,指示两个相隔遥远的条目之间的关系,Xmind确实是很好的选择,而且页面的排版也比较养眼,不会因为内容越来越多就显得混乱。于是,我拿起Xmind,第一次在电脑上制作电子思维导图。按照我的想法,将《聊斋》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别,地理位置、时代时间是我这一时期的主要划分依据。

然而我低估了《聊斋》的故事层次丰富程度,全书400多个篇目里,有超过一半的故事有明确的省份指示,还有许多故事同时牵涉到多个省份,如有某省人在另一个省生活,中间又去过其他的省份。

在时间的划分上,除了年代的指示外,还有诸多节庆的指示,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而后,我又突发奇想地想到了其他的类别划分,比如,哪些故事是在阴天发生的,或者是在雨天发生的,哪些故事是在宅院里发生的,哪些故事是与坟墓有关的,哪些故事是断案相关的……

或许你会觉得我的做法有些匪夷所思,大概出于热爱,也或许是想要通过这些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依据去探知作者的写作情路,所以尽管这项工作很花费时间,但是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依旧做着。

虽然现在已经停止,而且这项并没有完成,原因是,工程量太庞大了,我的电脑直接很傲娇地罢工了。我不能说Xmind有什么问题,只能说自己没有注意到软件的承载能力,一直想要推出的如何用Xmind处理大型导图的文章一再流产,只能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探索案例,但我不会停止。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