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用XMind制作思维导图时要谨遵的三条原则

来源:www.jint.cn 2019-02-28 作者:坤

 
思维导图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基本的读书笔记、写作演讲大纲、思考决策外,还有很多种专业领域的思维导图,如组织架构、年度历程等等。有些思维导图的种类是我自己也没有尝试过的,因为用不着。

思维导图练习的第一条——从实际需要出发

你看XMind系列的文章,一定是因为你对它真的有所求,而不是闲来无事漫窥屏。有了需要之后呢?作为0基础用户,你需要先下载软件并打开它的操作界面,创建相应标题的思维导图文件,并根据我的XMind系列文章,依葫芦画瓢,先把你想要表达的文字内容都写下来。
 
思维导图框架
 
这时候你的思维导图可能很不美观,排版也不科学合理。但这不重要,如果你真的完成了一个简易却有内容的思维导图,至少表示你是真的需要这种方式来进行你内容的输出,也表示这种方式真的能够达到你的目的。恭喜!你可以确定,你确实有学习XMind的必要。

当你可以完成简易思维导图后,你需要提升你的思维导图的专业性和美观度。如思维导图的整体结构和风格,不同层级文字的格式变化,某些重要文字的突出显示,不同位置内容之间的彼此串联,必要的图片说明,附件的添加,自由主题的补充说明……但是切忌画蛇添足,简约、明确也是美的体现,尤其是思维导图这种用于简化、清晰、引导思维的思考工具。完成了自己的预期制作目的,就算是思维导图的结束了,无需为了不需要的东西耗费精力。

思维导图练习的第二条——适可而止

但是,如果不是时时都需要制作思维导图,却偏偏想要提高思维导图的制作水平呢?那就要像学习PS一样,自己去找练习素材来学习。素材从哪里找呢?建议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是最好的,平日里最需要什么类型的导图,就专门找这方面的素材,如读书笔记,就多些文章来练,如写作,就在一次次的试笔里练,或者只是写一些写作大纲。

要说明一点的是,思维导图与一般框架结构图不同的是,它是引导个人思维的工具。所以能在思维导图中展现个人对主题的思考脉络是最好。我个人在做思维导图时也特别注意这一块,在制作之前,就有了围绕主题展开的角度,然后按照自己的角度,一步步把脑海里的想法都记录在导图上,再去粗取精,留下我需要的内容。

那么,怎样能让自己对主题有特定的角度呢?我觉得可以参照5W1H原则,即:what(什么事)、when(什么时间)、who(谁)、where(哪里)、why(原因)、how(方式)的思考模式。而且多数可以制作成思维导图的内容都可以围绕这几点来分析。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找精英特软件-记忆部分-思维导图训练中的内容来练习。
 
精英特软件-记忆部分-思维导图训练
 
上面是软件里【思维导图训练】部分一篇训练文章的思维导图制作提示,通过提出的问题来指导训练者建立思维导图的架构。我觉得这种训练方式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从大篇内容中提取有用关键词的技能,这也是思维导图训练里很实用且重要的技能,毕竟思维导图本就是围绕关键词来展开的,能过得了提取关键词的关卡,个人觉得,思维导图的制作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思维导图练习的第三条——“关键词”的训练

有些时候,尤其是遇到读书笔记类的思维导图,一个很难解决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思维导图的内容信息量和思维导图的美观可读性的矛盾。

如我个人曾为《聊斋志异》做读书笔记。全书有几百个篇目,长短不一,出场的各类角色多到不胜数。而我一直立志要为整本书的所有故事做思维导图。结果图没有做完,我的XMind软件倒是几次罢工崩溃,一次次的不愉快经历让我的制作热情渐减,更让我一次次思考是不是我的制作方式出了问题。

后来静下来想想,大概是我没有做好取舍和分流。大而求全地想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一张图里,却没有考虑这张图本身的承载能力,也没有进行轻重取舍,去粗取精,因为一个“全”而让导图失去了精度,也因庞大的体积失去了导图应该有的清晰、简洁等特点;在明明知道自己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导图的承载能力时,也没有转换思维,将导图大而化小,分而做之。
 
大型导图局部
 
虽然,现在我还没尝试到更佳的处理方法。但是目前我收到的教训就是——取舍。

与纸质思维导图不同的是,电子思维导图可以允许我们肆意制作和修改导图,但是也让我们失去了在制作纸质导图时的那份取舍和谨慎。所以练习的最后一条我想说的是取舍很重要。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