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利器

怎么克服畏难心理、拖延症以及懒惰?

来源:翻译 2020-08-04 作者:Willpower

我们总是在想如何克服畏难心理,这种前进式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陷入僵局,就像头号玩家中寻找的谜题那样,不妨我们把视角往后看一看,找到为什么会出现畏难心理?
 
畏难心理,即当我们遇到困难想找借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的一种心理状态。

我们都上过数学课,想必你也曾经被各种数学题目弄得焦头烂额,无从下手;且越着急,越做不出来,然而老师告诉我们:静下心来,所有难题都是由多个小知识点通过一条逻辑线串联组成的。这也是畏难心理的解题思路:抽丝剥茧先找到线头,然后顺着慢慢理下去就行了。
 
不要带有情绪化的去看问题
 
任何事只要掺杂了情绪就会变了味道,情绪化处理问题,只会产生自我挫败感,就像愤怒是无能的一种体现。

所以保证自己心情的平复,让自己从客观角度去看待问题,先提问,再找解决办法,明确问题的重点和次要点,而不是一股脑的看到问题就在抓耳挠腮,烦躁不安。
 
进行自我提问,理清难题的逻辑线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很多问题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这让我们感觉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自我提问:
 
1、是哪里让我感觉到困难?
 
2、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解决这件事?
 
3、如果我自己解决不了,是否有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理清了这些问题后,你就掌握了问题基本的逻辑线和待解决的难点了。
 
把难题拆解成各个可以解决的小单元
 
我们把找出的关键性难点继续拆分,找出这些难点的关键构成条件,分析拆分后出现的问题是不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如果是,那解题的思路就实现了,如果不是,继续拆,直至可以解答为止。
 
专注过程
 
当我们细化到可执行的单元后,我们就只需要做好眼下的工作了,循着逻辑线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就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这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工作方式。
 
进行决策
 
我们的畏难心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的决策,而不停的决策背后牵扯到的影响和后果又会让我们犹豫不决,这种判断+情绪化会大量的消耗我们的精力和体力,让我们疲惫不堪,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判断和情绪,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需要决策的问题。
 
决策肯定各有利弊,我们可以把利益点和弊端列出来,进行相互价值的比较、抵消,看看哪种情况更适合我们的现状,清楚利弊后能很快明确你的目标,帮助你快速决断。
 
换个角度看问题
 
只有当你遇到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你才会出现畏难心理,而这也是一次突破自我,提升能力的机会,如果跨过去了,你就因此得到了成长。

而如果一次次的逃避,你也只能被限制在当前的生活圈内,人生需要顺滑,但不能总是回到原点。所以把难题当做你进步的基石,你应该踩过去,而不是负重在身上。
 
保持良好的精力
 
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做一些有氧运动,让自己的机体保持活跃的状态,一个人爱运动的人,往往更喜欢挑战困难,迎难而上是他们的一种人生格言。

所以不要再懒宅在家里,追着剧傻兮兮乐着,这种状态只会助长懒散,只要当你遇到一点困难,你就会回归懒散的怀抱。
 
当你拥有拆解问题的能力和利弊比较法后,你就能克服大部分拖延和懒惰。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