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为什么语文课让学生丧失了读书兴趣?

来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2021-09-17 作者:


近年来,语文学科备受重视,可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对语文课堂、对读书这件事提不起兴趣呢?是语文太难,还是孩子们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下面,小编借著名教育专家温儒敏《如何提升青少年名著阅读的兴趣》一文,给大家归纳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的目标主要以学生分数为主,所以,难免语文课堂上,老师的阅读教学会表现得功利一些,比如,担心考试,怕有什么遗漏,就会把所有课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如此一来,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
 
2、语文教学
 
除了应试教育外,学生不爱读书,还与语文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有关:
 
一味的精读扼杀学生读书兴趣,学校读书方法教得太少
 
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上,做得很不够。很多语文课几乎全都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扣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老这样,学生会腻味。课改之后虽然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读书兴趣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
 
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语文生活联系起来。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不一定了解学生们的语文生活,你讲你的,下课后学生开个玩笑就给你颠覆了。
 
二、解决之道:
 
1、要让中小学生学会“连滚带爬”地读
 
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
 
这里“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回忆一下,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
 
比如,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
 
所以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
 
后来又读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的读。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方法。
 
2、要让中小学生多读“闲书”和经典
 
建议让学生多读“闲书”。“闲书”是指规定读的书之外的那些课外书,是学生自己有兴趣选择读的书。
 
现在很多家长老师是不让学生读“闲书”的,怕耽误考试,学生自己选书还要经过老师批准,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家长老师越是不让孩子们读“闲书”,就越是打压阅读兴趣,语文素养也就不可能提高,考试也不见得考得好。
 
检讨一下,我们有些关于读书的传统的观点是不一定对的,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强调读写结合,可以这样要求。但这不应当作读所有书都必须遵循的戒律,凡是读书全都要求“动笔墨”,那就不切实际了。
 
还有,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都要指向写作,作家的意图呀、手法呀、篇章呀,处处都是导向练习写作,这也未免太累了。能不能不那么“实际”,多让学生欣赏和感悟一下?有些司空见惯的观念,也未见得就正确,要想一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过犹不及。
 
如今读书的风不盛,甚至低迷。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有过调查,发现国民读书读得较多的还是小学生,但到了初二,就几乎是个转折,之后便一路下滑。
 
现在高中生几乎都是应考,除了教材教辅,就很少读课外书。高中三年完整地读过几本书的是少数。大学生读书状况也不乐观,很多大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读书,也是为了考试或者求职,读的是很实用的书。还有,就是网上的作品。虽然网上阅读也是阅读,也能提升阅读能力,但网上的确有太多的垃圾,要注意选择分辨,老是读那些消遣的刺激的甚至低级的东西,上瘾了很难办,培养什么口味还是要留意。年轻人还是要读一些有经典性的基本的书。
 
3、语文老师要养成良性的读书生活方式,学生才会喜欢读书
 
学生读书情况不够好,国民阅读状况很差,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据调查,也是很不理想的。有的教师阅读甚至比学生更糟糕。
 
很多老师也不是不读书,他们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我称之为“职业性阅读”。明后天就要上课了,赶紧找有关材料读一下。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读书了。
 
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除了上网,就是读一些畅销杂志。
其实杂志是不能取替读书的。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如果老师自己不是“读书种子",你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书。
 
尽管应试教育,会制约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总也还会有些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得好,但又学得不那么死板,比如,采用精读、速读、泛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不是更有可能让学生变得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语文素养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呢?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