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一个考证牛人的5个考试秘籍

来源:网络 2020-07-08 作者:精英特

小编说:阅读速度慢、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看不进去书……相信这是大多数人临考前的真实写照,有什么好办法能通过考试吗?当然有!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位考证牛人的考试秘笈,他叫陈祥星,曾考过10个含金量很高的证书,而且还一次性过了律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资格,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和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出过书《考无不胜》,他在这本书中总结了自己的考试心得,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正文:
 
1、举一反三
 
掌握一条道理能够适当地去认识相近的几条道理,或能够去解决几个类似情形的“案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同一学科使用,而且可以跨学科使用,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时间来养成,是一种习惯。
 
我从不靠“题海战术”取胜,也从不担心会因为少做几道题目而少考几分。随着举一反三水平的提高,题目可以越做越少,但这无法一激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有些“考友”大概会觉得年纪大了,养成这个习惯会显得迟,其实,即使仅在一次应考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再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时候都不会太迟——特别是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
 
学习举一反三到了一定水平以后可能就是融会贯通的境界了,就学习和对付考试而言,如果比较熟练(还不必达到非常熟练)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就已经足够了。
 
2、追求简单
 
“举一反三”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许多道理从表面看显得不同,实际上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当把较复杂的道理与较简单的道理联系起来以后,就等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凡是真理都是简单的”。一旦成了某一领域的大家,经常很容易就成了许多领域的大家,这应该可以叫融会贯通了。有意识地追求简单,碰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要想办法把它变简单。

“简单”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己觉得简单,二是指能够用简单的话把问题讲清楚。不少考友抱怨说,看着书觉得明白,合上书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我想,这与学习时仅一知半解有关,考题特有些条件和前提作了改变时,有的考友干脆就不会做。
 
我在近年的学习中,经常会在脑子里假想,假如要我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我要如何简单地讲清楚,越简单越好,这是高效使用时间的方式,否则对问题的理解不容易深刻,对知识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往往意味着:书看了白看,读了白读,所“学”的知识不但在实务中不能用,连应付考试也会显得困难。

例如,如果我们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合并报表、快速阅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清楚,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比较清楚的。
 
3、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法的中心思想是把没规律的东西“联想”在一起进行记忆。例如,要记忆人和天这两样事物时,我们可以想象为“人在看天空”。反正,我们爱怎么联想就怎么想,只要能记住它,做一些荒唐的想象也无妨。

哪怕是再枯燥的条文也有顺序,管理学大师法约尔就说过“事物都有顺序”这样的意思。拔不出顺序,多半是我们的水平和悟性不够。设顺序,要想办法拔出顺序;水平不够拔不出顺序,就“联想”出自己的顺序。
 
即使是暂时记忆,我也肯定要拔出或“想”出顺序,毕竟,机械记忆力随着年纪的增大而下降,但联想能力却会随生活经历而日渐丰富。而且,找顺序或“想”顺序的过程,往往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种能力需要锻炼。

例如:背中学生守则、发行股票的条件,我读书时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联想,自然联想,甚至只要一闪而过的联想。这是一个习惯,如果能养成,很有好处。
 
当然,想提升记忆力,也可以多看看各种记忆术的文章和书籍,还可以加入专门的记忆力训练机构,或者使用一些类似精英特速读记忆的软件。
 
4、用心的学习心态
 
我不算“聪明”的那一类,这么说绝不是谦虚,更没有说谎。我这几年在考场上屡屡得手与所谓的“聪明”不存在质的相关性。如果靠的是知识,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是方法,也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真是所谓的“聪明”,那也是因为我把它通过掌握方法和知识表现出来了——方法决不是“聪明人”的专利。
 
那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我想是“用心学习”在起作用。“用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学习状态。很多人经常说没时间学习,其实不一定是没时间,时间天天都会有,根本就是没有学习的心态。没有学习的心态自然无法做到用心学习了。

试想,如果连看电视的诱惑也抵挡不住,任我们再聪明也是很难读成什么书;如果心静不下来,整天庸人自扰,任我们智商再高也是枉然。在这方面,我做得也不好,但我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学习。我读书时基本上做到“专注”,窗外的歌声、麻将声,声声不入耳。
 
我寻找“用心”学习心态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问了自己几个问题。例如,我是否有必要考虑这个事,如果有,我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是否有必要再想。人往往会老想着一个问题。

实际上,无此必要。也许,有些事对我们确实很重要,但我们没有必要用我们所有的精力去考虑它。在这个问题上,我遵循着“满意原则”,也就是,我只花“合理”的时间考虑一个事。因为,我认为自己花了一些时间考虑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再多花一些时间,不一定会有“新解”,即使有,跟时间成本相比,也不见得合算。
 
即使因为我没有多花时间考虑某个问题而失去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我就视之为贯彻“满意原则”的成本。我没办法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寻得“最优解”,那样,人活得很累。这当然有个“度”的问题,这只能靠我们的主观判断。
 
考试的成功真的不在于所谓的“智商”,而主要在于心态。只要有读书的心态,考试这种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难。
 
5、认识学习与应试的统一性
 
要是真的认为学习与考试是两码事,那肯定是在开玩笑。有人会怀疑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靠的主要是平时的训练水平,即使有时其它因素起了主导作用,那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视为“误差”。
 
我认为,考试的成绩主要是由学习的效果决定的。我承认我在考场上用了一些办法,但这些所谓的“技巧”是水平不够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是不起决定作用的。

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实力。学习的过程才是主要的,考试合格是表象,基本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是本质,同时也是目的,学习和考试两者中,学习是本。
 
“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可能可以解决考试问题,但通过合适的方法学习也能解决考试问题,而且是解决考试问题的根本办法。所以,考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考试的问题。
 
总结:
 
以上的文章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的心得,说得很好,都是重点,大家看完之后,感兴趣吗?能做到几点?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在学习中尝试一下这些方法技巧。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