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开发

难解的“白痴”天才思维

来源:网络 2021-02-27 作者:未知

在天才思维研究领城中,如果说早慧早熟“神童”现象令人惊叹称奇,那么那些看似智商低下却又身怀绝技的“白痴”奇才则难以理解了。“白痴”天才令人不解,然而他们却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活跃于创造舞台上: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布鲁斯. 米勒博士从1990年开始专门研究大脑损害与艺术才能之间的联系,至今已经观察了20多个“白痴”艺术天才。
 
例如,英国人托米.麦克休原本是一个建筑工人,而且以前还吸过毒,曾经因为暴力侵害他人而蹲过监狱。三年前的一天,坐在马桶上的麦克休突然感到头痛难忍,不一会儿他就栽在了地板上。随后,麦克休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并紧急接受了手术治疗。原来麦克休并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可在病愈之后,他就开始痴迷于绘画。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让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来画画。此外,他还热衷于雕塑和写诗。

又如,有一位十几岁时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女孩,她在一所中学里教美术,原来擅长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写实风格的水彩画,可是自从患了脑病以后,她就开始融合中西画法,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印象派作品。米勒博士评价说:“她的作品非常独特,充满了一种从压抑中解脱出来的狂野和自由,与以前的风格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惊叹的绘画作品。”
 
再如,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大江光出生时因脑组织外溢做了外科手术,智力发育低下,但他后来却在作曲方面有了相当的成就,共灌制了《大江光的音乐》等数码CD唱片,在听众中反响强烈。他的乐迷来信说:“听了你的音乐使我夜不能寐”。
 
如何来看待这种非常矛盾的白痴—天才现象?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对智商测量的评定标准。
 
现在我们所使用智商测定标准是比奈和特曼制定的。刘易斯·马迪森·特曼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1910年起在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大学任教,6年后升为教育学教授。就在这年,作为对法国人比奈智力测量表的修订和补充,他发表了一部专著,叫《智力测验》。特曼和他的合作者在修订比奈的量表时,把表中的比例改称为智商(IQ),这个公式数十年来一直成为标准公式。

特曼的智商是以经标准化测验测出的“智力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以100,来表示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数值,IQ为100的人,被认为智力均常;IQ在130以上者被视为天才,低于70以下被认为智力发育不全的低能、白痴。
 
但问题在于,是否仅仅单凭智商就能够肯定什么人是不是天才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认为,标准化智力测验中成绩突出者,只是意味着智力水平高,这只不过是一种潜力,而不是成就。或者说,他们只能算“潜在天才”,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天才人物。
 
此外智力量表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它主要测量文化素质与知识含量,很难全面反映人的智慧水平。通过像“人有几只耳朵”、“狗有几条腿”、“你的鼻子在哪儿”、“什么是橘子”等内容的问答,到底能企望它解决什么问题呢?通过像比线的长短、比图的大小、比量的多少等形式的作业,人们又到底能期望它测量到多少创造智能?

为此费尔南德斯主张将智商在135以上的高智商者与天才加以区别。后者的智商不—定有特殊的优势,甚至还有人被称为天才—傻子,他们的智商仅在50至70之间。
 
埃伦·温纳所提供的一个事实特别耐人寻味:“如果你对高智商不足以带来生活中的成功这个观点表示怀疑,那么就请拜访一下高智商精英团体如‘门萨协会’、‘四S协会’以及‘大社会’中的那群人吧,参加这些组织的人往往是不适应环境的失业者,没有其他职业组织可去参加。智商测试的高分是他们自负的唯一资本。”因此按照比特量表测量出来的高智商未必就是天才,反之也未必就是白痴。
 
此外,那些脑损伤者尽管丧失了某一方面的脑功能,在某些方面确是弱智、白痴,但是我们要看到人脑有巨大的补偿功能,它会导致另一些功能的异常发挥。
 
历史医案《药封半头人》记载:

“文昌孙安节为人厚重,言未尝虚发。每云:天复(901-903)中,避乱出京,至高山中,逆旅见一老妇人,无一半头,坐床心缉麻,运手甚熟。其儿妇在侧,言广明庚子岁(880),黄巢入京,为人所伤,自鼻—半以上并随刃去,有人以药封裹之,时不死,两日以如往者,后微动手足,眷属以米饮灌口中,久而无恙。今已二十年矣,人间有此异事。”

这位削去半个脑袋的老妇人倖幸救活后尚能缉麻甚熟,我们在上面介绍的几位脑损伤者,在现代医学的救助下在脑功能补偿上当然更能有异常的表现。
 
米勒博士在《今日神经科学》杂志上撰文解释道,当左侧大脑损伤的时候,右侧与视觉、色彩觉、空间感等有关的脑组织就得到了“解放”,患者本身就具有的艺术灵感因而得以激发。

換句话说,在通常情况下,大脑的优势半球始终抑制着对侧,让它“安分守己”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彼此维持一种平衡然而却是平庸的状态。如果特定区域受到损伤,它就会失去对对侧的抑制作用,对侧的功能就会在失控的状况下,有非同寻常的发挥。这就是神经科学家对白痴—天才这一奇特的矛盾现象的脑科学解释。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