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开发

高效思维模型:大脑整理术

来源:网络 2020-03-04 作者:大块头强尼

为什么别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你却要啰啰嗦嗦说半天,也没人听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本你以为这是自己表达能力不好造成的,实际上,是因为你没有形成快速有效处理信息的思维方式,没有将信息归纳成逻辑清晰的结构块,说白了,就是你不懂得大脑整理术。
 
什么是大脑整理术呢?其实说白了,所谓大脑整理术,就是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个能解决的小问题的能力。

一旦形成这种能力后,我们就能建立一套从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思路,从而在我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快速删除那些和寻求解决方案无关的信息,将问题化繁为简,把握问题的本质。同时,让你的表达更清晰、更有理有据。
 
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整理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两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有明确目标的问题,比如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这类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从上到下,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一一解决。

但是,我们还会遇到第二类问题,没有明确目标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海量的细碎的信息,想要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必须启动大脑的超级整理术,从信息海中筛选、识别、最终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以下给大家介绍三种工具,帮助大家练习大脑整理术。
 
1. 金字塔信息识别法
 
避免信息杂乱无章的办法,就是给信息命名,让它们各归其位。让信息归位的工具中最为有力的一个就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顾问芭芭拉·明托提出的“金字塔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这个中心论点可以由3到7个论据进行支撑,每一个论据本身又可以成为一个论点,同样,也可以被3-7个论据支撑,如此重复形状就像金字塔一样。
 
当你面对复杂信息时,心中有这么一幅金字塔结构图,你就能够为所为信息命名,填充完整这张金字塔图。
 
任何信息都可以分为结论、理由和事实三部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
 
A. 寻找结论: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想要知道对方到底要表达什么,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确对方的结论。换句话说,就是首先要把对方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搞定出对方的立场,和对事物的看法。
 
B. 辨别支持结论的理由:判断结论是否有价值,首先要观察这个结论是否有理由支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寻找对方话里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事实、有以下几个理由、证据是、第一、第二……”等等词汇后面的信息。
 
C. 找出信息中的事实:结论和理由都可以通过主观判断做出,但要判断得出的结论正确,给出的理由有说服力,必须要有事实支撑,而所谓事实,就是对方给出的信息中,客观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数据、实例等等信息。这是金字塔结构最下层的结构,也是支撑整个金字塔的根基。
 
D. 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以上三点都能够找出,还需要通过反向验证,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就是寻找事实、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层层证明,得出最后的结论。
 
通过这么四个步骤的规划和安排,你就能够绘制出一副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图,这样就能判断出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MECE信息分类法
 
大脑偏爱有规律、有结构的信息,而且大脑一次性接受的信息量有限,如果我们发现得出一个结论所需要的理由太多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将信息分类。换句话说,一个分类里相近的事物会更容易记住。
 
麦肯锡团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叫做“MECE分类法”的工具。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工具能够让信息的各个要素之间保证没有交叉,没有遗漏。
 
以下是MECE的5种分类法:
 
A. 二分法——把信息分为A和非A两类。比如:成人、未成年人,中国人、外国人等。
 
B. 过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分类。比如:上午、下午、晚上,客人进店、购物、离店等等。
 
C. 要素法——按照事物的各方面特征分类。比如:优秀员工的7中品质,好文章的3条法则等等。
 
D. 公式法——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分类。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
 
E. 矩阵法——按照四个象限来分类。比如:把工作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4各象限。
 
MECE的好处不仅是可以将信息穷尽,做到完全归类,并且对全部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时候,还有助激发思路,寻找问题全新的解决办法。
 
3. 归纳演绎结论法
 
完成了前面的信息梳理和归类,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但在得出结论之前,要明确,到底什么才是结论?结论就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你必须得出一个清晰明确的句子,并且高度概括之前所有列出的信息和事实,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A. 归纳法——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众多事例中概括出共同特征,得出结论的方法
 
寻找共同特征,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描述性概括: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比如,培训类、销售类、学习类等等
 
行动性概括:事物结果上的共同点,比如,培训结果类、销售业绩类、学习成绩类等等
 
综合属性和结果,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比如:通过参加速读训练、以3000字/分钟的阅读速度、一星期完成了一个月的阅读任务等等。
 
但是,归纳法还有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就是你没有将结论推到金字塔的顶端,错误的将一个子结论误认为是真结论,造成概括的不彻底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多问几个“所以呢?”一直追问道这个结论再也问不出“所以”为止。
 
B. 演绎法——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从普遍规律中提炼出结论的方法。
 
提炼结论的方法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是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件,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
 
比如经典的“苏格拉底会死”理论: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一定会死。
 
演绎法的核心,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所有人都会死是规律,苏格拉底是人是一个事实,把这两个联系起来,就得出苏格拉底一定会死这个结论。
 
演绎法最适合去说服别人,因为大前提通常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普遍规律,所以他推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感到特别信服,但是,大前提一定要满足无可争议的条件,否则说服力会大大降低。

 

本文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文章推荐